我与公司共成长②|十三年“驯兽师”成长记
2025-06-14这里有拓荒者的初心故事
筑梦者的攻坚记忆
追光者的青春视角
亦有合作伙伴的携手印记
那些年
码头上的第一缕晨曦
项目攻坚的深夜灯火
师徒带教的暖心瞬间……
每一个闪光片段,
都是您与曹港从“相遇”到“相长”的生动注脚,
见证着彼此在时光里的蜕变与盛放。
翻阅岁月扉页,
拾撷温暖沉淀的力量,
让初心映照来路,让成长照亮新程。
在“我与公司共成长”的时光叙事里,
诉说那些关于热爱、坚守与奔赴的故事。
今天,且听设备维修部张世霖
在轰鸣中聆听成长的序曲
2012年7月,渤海湾的风裹挟着咸涩与梦想的气息。怀揣着对深蓝的向往与投身国家能源动脉的热忱,我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启程,坚定地奔赴那片工业浪潮奔涌的热土——国投曹妃甸港。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更喜欢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我当时心中只回响着一个信念: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我愿在这片承载国家重托的港湾,于看似缓慢却坚实有力的港口脉动中,体悟人生,扎根成长,让青春与亿吨大港同频共振。
初抵曹妃甸,工业巨港的磅礴画卷在眼前轰然展开,从此挥别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轻盈,取而代之的,是擦汗时纸巾晕开的煤迹,是洗脸盆底沉淀的乌黑——这是亿吨大港赋予我的、融入血脉的“黑色勋章”。更令我震撼的,是翻车机那撕裂空气的轰鸣,如远古巨兽的咆哮;是堆料机钢铁臂膀精准的挥舞,充满力量的美感。它们,是我即将朝夕相处的“钢铁巨兽”。
懵懂启航:在轰鸣中聆听成长的序曲
入职首月,我被安排在了平台巡视岗。站在翻车机旁,目睹这庞然大物将整列火车如玩具般翻转、倾泻,大地为之震颤。那一刻,现代工业的力量感穿透骨髓,这头矗立在港口心脏的“钢铁巨兽”,以其威严与力量,给我上了职业生涯最震撼的一课。
首次独立上岗,紧张如潮水漫过心头。紧握对讲机的手心沁满汗水,每一次指令都牵动神经,唯恐细微失误酿成大错。“万无一失”,是师傅的叮嘱,更是港口安全的生命线。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他详细讲解每一个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认真告诫我:“从火车到港再到火车离港,每一个环节都要确认无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记得有一次在现场巡视时,对讲机里传来“靠车板没靠上”的指令,我迅速核实反馈“正常”。然而,领导敏锐地察觉异常,把我叫到入口处,引导我重新确认——问题竟在“入口侧”而非“入口处”!没有严厉的批评,只有语重心长的教诲:“务必听清、听准,不厌其烦地确认。”这份“谨慎”,从此深深刻入我的职业基因。
不足一月,机遇垂青。我获准跟随技术大拿彭工学习,恰逢续建工程试运行。在试运行阶段,各种调试工作纷至沓来,而我也借此机会,顺利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那段日子,煤灰是我们共同的妆容,脸庞黢黑,唯有眼眸因专注而闪亮。钻地沟、爬设备、啃图纸,汗水与油污交织,但每当调试成功,设备如臂使指般运转,那份油然而生的纯粹喜悦与成就感,足以涤尽所有疲惫。在实战的淬炼中,我迅速褪去青涩,成长为一名能独立驾驭翻车机这头“巨兽”的合格技术员。
驭兽精进:在技术浪潮中蜕变起舞
岁月如流,从机上操作到自动化智能控制,港口设备更新迭代的浪潮奔涌不息。当崭新的CD5翻车机如钢铁巨人般巍然耸立,我知道,职业生涯的关键里程碑已然矗立眼前。作为调试核心成员,我全身心投入这场攻坚。调试的日日夜夜,是与图纸为伴的星辰,是在控制室反复校验参数的专注。
在空载调试阶段,我和技术团队像对待精密仪器般调试着每个传感器。当翻车机首次完成空载旋转时,液压系统却出现异常波动。彻夜排查,抽丝剥茧,最终锁定管路气蚀这一“暗礁”。这个意外让我深刻认识到,再先进的“钢铁巨兽”,也需工匠精神的极致雕琢方能驯服。重载调试更是充满挑战,第一次接卸万吨列车时,定位系统出现偏差。数小时不眠不休的连续奋战,汗水浸透工装,终于使设备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完成了从设备管理参与者到技术骨干的蜕变。如今,每当我看到CD5翻车机流畅、精准地翻转车厢,就像看见自己成长的印记。这台凝聚着团队智慧结晶的“新兽”,不仅大幅提升了港口的接卸能力,更以钢铁之躯,铭刻着我们向世界一流港口奋进的铿锵足迹。
命运与共:在寒潮中淬炼信念之光
如今,当我站在煤炭堆场的高处,眺望着那绵延起伏的煤山,耳畔是装船机轰鸣的交响,眼前是万吨巨轮犁开深蓝的航迹,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十三年光阴流转,港口已一步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煤炭枢纽港,而我,也从初出茅庐的学子,淬炼成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个人与港口的命运,早已如煤与火般交融在一起。
犹记2016,煤炭市场遭遇凛冽寒冬,公司作业量骤减,困境如寒潮侵袭,但我们从未退缩。我和技术团队迎难而上,深挖翻车机效率潜力,优化堆取料工艺和清车器结构,提升清车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损失。无数个通宵达旦,与同事们并肩奋战在设备旁,调试、优化、验证,困倦被责任驱散,寒冷被热情融化,那些灯火通明的夜晚,至今记忆犹新。最终,我们不仅为客户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在逆势中为港口铸就了“北煤南运”关键节点的战略地位,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悟到港口的光与热,源于每一块“煤炭”的燃烧,源于每一个岗位的坚守与付出。从翻车机的第一声轰鸣到装船机的最后一斗煤,每个环节都凝聚着煤炭港口人的智慧与汗水。正是这份对岗位的执着,对责任的敬畏,让我们在行业变革的风浪中岿然屹立,用黑色的煤炭,点亮万家灯火。
写在最后:奔涌向海,永不停息
十三年煤港岁月,我从一个象牙塔里的学子,成长为一名驯服“钢铁巨兽”的港口匠人。国投曹妃甸港,不仅是我事业的起点,更是我青春绽放、理想扎根的热土。在这里,我懂得了“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的深意——成长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每一次故障排除的专注里,在每一次技术攻关的坚韧中,在每一次守护港口高效运转的责任下,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展望前路,我心潮澎湃,满怀赤诚。我愿继续与这方热土并肩,我坚信,国投曹妃甸港这艘巨轮,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壮阔的深蓝。而我,将继续坚守在“钢铁巨兽”的身旁,以一名“驯兽师”的匠心与担当,持续贡献自己的光与热。我期待着,见证并参与港口下一个辉煌的十三年、三十年,以不懈的奋斗,共同谱写世界一流港口更加璀璨的篇章!